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“生命线”。应当说 ,这些年来,各地 的认识是到位 的 ,推进也是积极 的 。但“萝卜快了不洗泥” ,特别是一些时间节点要求很严 、摸底调查又非常烦琐 的工作 ,稍有松懈 ,就容易走形式 ,搞成“数字工程” 。环境治理中,目标任务都十分明确的刚性计划却沦为弹性十足的“橡皮筋” ,这样 的教训并不罕见 。
生态专家W说 :“最典型 的例子是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的调图工作。由于设立之初划线过粗 、考虑不周 ,将定结、聂拉木、吉隆、定日4个县城等一股脑地划入珠峰保护区 ,而实际上这些区域根本无法按法规进行管理 ,最后 ,相关部门才不得不考虑将1100多平方公里 的区域调出保护区范围 。”
W认为,生态红线 的立法体系 、划定过程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。“比如 ,划定 的生态保护红线涉及 的要素较多,有 的属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,有 的属于自然保护区 ,有的属于风景名胜区等 。”不同要素受相应 的法律文件规范 ,“但管理目标、要求不尽相同 ,甚至还存在着相互重叠或者冲突等情形。”W说 ,目前 ,国家仅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,但生态保护红线 的管控措施、职责等尚不明确 ,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法可依 、执法不到位等情况 。
而一些生态功能较为重要的区域 ,根据技术评估认为应该划在生态保护红线内 ,但该区域可能有已规划 的重大项目或在建项目。其中 ,表现较为突出的是矿产开发 :有 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分布有矿产资源 ,且国土部门早已颁发了采矿权证,如何妥善处理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与保护已设采矿权合法权益,便成为一道难题。“国土部门坚持对于合法 的矿业权 ,特别是有战略性矿产资源 的区域不划入生态保护红线,但应当明确态度 ,一旦采矿区域与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等强制划入区域相冲突 ,就必须划到生态保护红线内。当然 ,这要 做好其中 的退出与补偿工作 。”W说 。
最后 ,W还强调 ,划定生态保护红线,关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,也关系到人民群众 的切身利益 。作为一项重大 的生态保护实践活动,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离不开社会和 公众的理解支持。生态保护红线 的确定 ,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地方和区域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,甚至会影响到一部分群众 的眼前利益 。因此,各级政府要改变“闭门画图 、埋头划线” 的做法 ,以开放 的姿态让群众参与到红线划定的工作中来 。要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,切实保障 公众知情与监督 的权利 ,真正使红线建立在广泛 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上。
根据“给定资料” ,就如何 做好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提出建议 。
要求 :措施合理,有针对性,条理清晰 。不超过250字 。
建议有 :一是科学合理规划。充分考虑地区具备 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条件 ,合理设定目标任务 、划分区域,提高划线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,并严格按照治理计划执行。二是完善立法体系 。统筹考虑地区发展 的规划属性及涉及要素 ,制定统一性 、可操作 的法律法规 ,明确生态红线 的管控措施 、职责等。三是妥善协调项目 。若已规划 的重大项目或在建项目与强制划入区域相冲突 ,必须划到生态保护红线内,并做好退出与补偿工作 。四是夯实群众基础 。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并鼓励群众参与 ,切实保障 公众知情与监督 的权利,避免“闭门画图、埋头划线”。
声明 :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“中 公教育” 的文章,版权均属中 公教育所有 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
免责声明 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 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 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 的 。如涉及版权问题 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02-26
02-25
02-24
02-23
02-22
02-20
02-26
02-26
02-26
02-26
02-26
02-26
02-26
02-25
02-25
02-25
02-25
02-25
02-25
02-25
02-25
02-25
02-25
02-25